齒輪油,聽起來是個很陌生的詞,我想大部分車主可能不太感興趣。但是,渦輪哥建議你不妨先聽下去,這種潤滑油在你的車子里有不少,而且起到的作用,絲毫不亞于機油。關鍵是,齒輪油的選擇,也是有點學問的。
先解釋下什么是齒輪油。普通乘用車所用的齒輪油,一般存在于手動變速箱、干式雙離合變速箱,以及差速器中。注意,齒輪油跟變速箱油雖然有些類似,但是不能通用,這兩種油不是同一種東西。
對于絕大部分車主來說,在保養的時候,齒輪油一般是不用更換的。換句話說,變速箱的齒輪油、差速器的齒輪油,對于絕大部分車型來說,基本上是免維護的。只有在特殊情況下,比如說發生漏油,或機械故障時,4S店會提醒車主更換?;蛘哒f針對一些作業強度比較大的特殊車型,如專業級SUV、高性能車型等,才需要定期更換保養齒輪油。
關于這些,大家可以去翻看渦輪說車之前的節目,都有做介紹。那么本期節目,我們主要是學習下,這個齒輪油,該如何選用?掌握一些基礎知識,在遇到需要更換齒輪油的時候,好做到心里有數。
其實,選用齒輪油,只需要掌握兩個參數,一個是質量等級,一個是粘度等級。與機油一樣,齒輪油也分為礦物油、半合成和全合成油,由于齒輪油更換頻次很低,而且用量比機油要少,所以如果更換建議直接使用全合成油。品牌方面,生產機油的各個品牌如美孚、殼牌、嘉實多等,也都有齒輪油產品。
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參數,質量等級。跟機油一樣,國際通行的針對齒輪油的質量等級標準,也是由API,即美國石油協會制定的。針對齒輪油,API分為了6個等級,從GL-1到GL-6。我們普通乘用車,一般選用GL-4和GL-5即可。
具體呢,應該根據車輛功能和個人需求來定。這個API等級,商家會在包裝上標明,大家注意看即可。
不同等級之間的差別,主要是依據齒輪類型和工況來定的,不同齒輪類型和工況,對油膜的熱穩定性和抗氧化性等表現的要求不同。
具體是什么差別,大家有興趣可以深究。這里你只需要知道,在私家車里面,中、低檔的小轎車、小客車,選擇GL-4即可;高檔車、豪華車、性能車和一些越野性能較好的SUV,選擇GL-5即可。至于GL-6,如果你開的不是賽車,那根本不用考慮。
然后,我們再來說說第二個參數,粘度等級。粘度的選擇,主要是依據環境溫度來定的。與機油一樣,齒輪油的粘度等級,在國際上通行的分類標準,也是由SAE,即汽車工程師學會制定的。
齒輪油的粘度等級一共分為7級,分別是75W、75W /90、80W/90、85W/90、90、85W/140和140。聽起來雖然很枯燥,但渦輪哥解釋下,你就能理解了,其實很簡單。這個字母W,代表是冬天的英文Winter,即齒輪油在低溫下的粘度表現。在這7個等級中,大家發現有的等級只有一組數組,有的等級有兩組數字。
這個有兩組數字的,代表多級油。也就說,這種油的低溫、高溫性能都很不錯,能適用于更寬廣的溫度范圍。
舉個例子,比如說75W/90,意味著這種齒輪油能夠承受零下40攝氏度的高溫,依然保持較好的流動性。而后面這個90,代表的是齒輪油在高溫下的粘度。在這個7個等級中,后面的一組數字只有三種情況,沒有,或者90,或者140。
沒有后面的這組數字的,意味著高溫性能較差,只適合低溫工況;有這組數字的,140比90更能勝任高溫工況。也就是說,凡是有99990、140這兩組數字的,在高溫下齒輪油的粘度值都相對來說比較大,油膜的強度和韌性較好。
說了這么多,我們普通車主如何選擇粘度等級呢?首先,一定要用多級油,即有兩組數字的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,前面一組數字,應當選擇75W或80W,即越小越好。如果你生活在南方,那就用85W即可。
至于后一組數字呢?有90和140可選,大部分車主,其實選擇90即可。完全沒有必要選擇140。因為這個140,主要是應用在一些重負載工況,比如說帶有限滑差速器、差速鎖的高性能越野車,以及馬力大、加速快、操控激烈的高性能車型